微信掃一掃
天氣一冷
保溫杯成了我們
必不可缺的“保暖神器”
手捧保溫杯
隨時隨地來一口暖呼呼的熱水
別提有多溫暖了
但你知道嗎
如果保溫杯挑選不當
有可能給健康帶來巨大危害
此前
央視就曝光了一條
關于保溫杯的新聞
讓眾多人都心里一顫
50種保溫杯中
居然有19種保溫杯
因為重金屬含量超標
而被認定為不合格產(chǎn)品
經(jīng)過專業(yè)人員的檢測,發(fā)現(xiàn)這些保溫杯的制作材料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比如鎳、鉻、錳。這些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的保溫杯,如果用來裝盛熱水,倒出來可能變成“毒水”,對人體的健康傷害非常大,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急性腐蝕性胃腸炎、刺激性支氣管炎、肺炎等,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智力發(fā)育,增加患癌和帕金森綜合癥的風險。
因劣質保溫杯受傷的案例也不在少數(shù):江蘇吳女士使用活動贈品保溫杯,杯蓋脫落漏水燙傷女兒,女兒腿部和腳面分別致三度和二度燒傷;泉州7歲女孩被近100度滾燙的開水從吸管噴濺出燙傷右眼,眼睛出現(xiàn)紅腫、流淚畏光現(xiàn)象……
這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在購買保溫杯的時候
一定要仔細甄別
那么,我們該如何挑選呢?
保溫杯大多是不銹鋼材質,耐高溫且保溫性能好。不銹鋼材料通常分為三種,“代號”分別是201、304和316。
201不銹鋼:
新聞里曝光的不合格保溫杯,大多是采用201不銹鋼作為保溫杯內(nèi)膽。201不銹鋼雖然很便宜,但不建議購買。因為201不銹鋼不是食品級材料,屬于工業(yè)用品材料,大部分用于制作裝飾管、工業(yè)管和表帶等。
201不銹鋼的錳含量高,耐腐蝕性差,如果將其作為保溫杯的內(nèi)膽,長時間存放酸性物質就可能導致錳元素析出。金屬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攝入錳會傷身,尤其是會傷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
304不銹鋼:
不銹鋼與食品接觸,其安全隱患主要是重金屬的遷移問題。因此,與食品接觸的不銹鋼材質必須是食品級的。食品級不銹鋼最常使用的是耐腐蝕性較好的304不銹鋼。
曾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市面上某些保溫杯存在以次充好的質量問題,寫的是304的材質,商家卻偷工減料,用的是價格更低廉的201材質。保溫差一點勉強忍了,但有重金屬超標問題就大了!
316不銹鋼:
304不銹鋼比較耐酸,但遇到含氯離子的物質,如鹽溶液,還是容易出現(xiàn)點狀腐蝕。而316不銹鋼就是進階版了:它在304不銹鋼的基礎上增加了金屬鉬,得以擁有更好的耐腐蝕性,更加“扛打”。遺憾的是,316不銹鋼成本較高,大多用于醫(yī)療、化工等高精尖領域。
因此,我們在選擇保溫杯的時候,建議選擇符合安全標準的,標注有304、316等級或“食品接觸用”的不銹鋼,安全性和耐腐蝕性上更有保障。
挑選保溫杯記住6點
1.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盡量挑選知名品牌的產(chǎn)品。消費者購買時應注意查看說明書、標簽和產(chǎn)品合格證等是否完整,避免購買“三無產(chǎn)品”。
2.查看商品是否標識其材料類型及材料成分,如奧氏體SUS304不銹鋼、SUS316不銹鋼或者“不銹鋼06Cr19Ni10”等字樣。
3.打開保溫杯聞聞,如果是合格的產(chǎn)品,因為使用的材質都是食品級,一般不會有異味。
4.看看表面是否光滑。好的保溫杯內(nèi)膽、外壁及杯口光滑,無劃痕和磕碰,沒有焊縫。
5.密封圈、吸管等容易接觸液體的配件,應該使用食品級硅膠。
6.購買后應先進行漏水和保溫性能測試,通常保溫時間需達到6個小時以上。
判斷杯子保溫性能:往杯子中注入熱水,擰緊蓋,幾分鐘后用手觸摸杯體,如果沒有明顯熱的感覺,表示保溫性能良好。
測試杯子的密封性:往杯子里注滿水,擰緊杯蓋,水平放置以及倒置片刻,看是否有水溢出,沒有溢出則表明杯子的密封性良好。
保溫杯使用的5個禁忌
隨身攜帶保溫杯,能讓自己隨時喝到溫熱的水或其他飲品,但一定要記住,有些飲品不能裝進保溫杯。
1.不宜裝牛奶、豆?jié){
牛奶和豆?jié){都是高蛋白飲品,在長時間保溫的情況下容易變質。
浙江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王衛(wèi)光曾表示,熱牛奶裝在保溫杯內(nèi),會讓牛奶中的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迅速繁殖,導致變質,易引起腹瀉、腹痛。
另外,牛奶在高溫環(huán)境下,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會被破壞,同時牛奶中的酸性物質還會與保溫杯內(nèi)壁發(fā)生化學反應,影響人體健康。
2.不宜泡茶
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茶堿、芳香油和多種維生素,只宜用80℃左右的水沖泡。
如果用保溫杯泡茶,茶葉在高溫和恒溫的條件下容易發(fā)酵,維生素會被大量破壞,芳香油揮發(fā),單寧酸、茶堿大量浸出,不但降低了茶的營養(yǎng)價值,還會使茶汁無香味,茶味苦澀,從而導致茶水中有害物質增多。
3.不宜攜帶中藥
王衛(wèi)光營養(yǎng)師表示,有些人喜歡把中藥泡在保溫杯內(nèi),方便攜帶飲用。但煎好的中藥中溶解了大量酸性物質,很容易和保溫杯內(nèi)壁所含的化學物質發(fā)生反應,并溶解到湯藥里,對人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
4.不宜泡胖大海、紅棗
對于胖大海、紅棗等易發(fā)酵的食材,如果長時間泡在保溫杯中,易發(fā)酵產(chǎn)生氣體,形成高壓。突然擰開杯蓋時,巨大的壓力會沖頂杯蓋,一旦彈出擊中頭面部,可能造成傷害。
5.不宜裝碳酸飲料和果汁
碳酸飲料、果汁大多呈酸性,長時間裝在保溫杯內(nèi),可能會對不銹鋼產(chǎn)生腐蝕,重金屬會遷移到飲品中。
而且,用保溫杯盛裝碳酸飲料等產(chǎn)氣液體時,注意別放得過多、過滿,也應避免劇烈晃動,以免溶解的氣體逸出,杯內(nèi)壓力劇增時也會產(chǎn)生安全隱患。
嵊州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來源:健康時報、人民日報等
嵊州生活網(wǎng)友情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wǎng)》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