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入學不入坑,開學季攻略請查收!
轉載
張金蘭于 2024/08/28 08:42:08 發(fā)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嵊州警方
作者:
6469 閱讀
0 評論
50 點贊
又是一年開學季
金秋八月
莘莘學子滿懷期望
即將揚帆起航,勇攀高峰
在這至關重要的時刻
蜀黍送上一份
開學季網絡防詐大禮包
助力廣大學子順利開學、闊步新征程!
騙子在班級家長群里使用班主任的頭像、昵稱,冒充班主任發(fā)布虛假繳費信息,引誘家長和學生轉賬,或者利用偽基站、木馬鏈接等手段,以學校名義給家長發(fā)送退費短信,引導家長點擊鏈接,按要求填寫個人銀行賬戶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詐騙預防:學校應加強對各班級群的核查,及時清理身份存疑人員,加強群聊管理,開啟入群驗證功能。學生和家長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在繳費、退費前再三確認收款人身份,不隨便點擊他人發(fā)送的鏈接,不輕易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
騙子盜取學生微信號、QQ號后,冒充學生本人向家長要錢,向學生的親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學生發(fā)生交通事故、得病等為由,要求學生家人、親戚、朋友轉錢。
詐騙預防:當接到轉賬的信息時,務必通過電話或當面核實確認后再轉賬。
“校園貸”實際就是“高利貸”。部分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通過貸款平臺,誤入詐騙分子“校園貸”的詐騙圈套中?!白N校園貸”則指詐騙分子冒充貸款公司的客服,聲稱“有貸款記錄,如不注銷會影響個人征信”,以幫助受害人注銷校園貸為由,引誘受害人填寫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號等,從而實施詐騙。詐騙預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不貪圖虛榮,不互相攀比,合理消費,戒除貪婪心,拒絕“校園貸”,提高警惕,保護個人信息。詐騙分子多冒充教育部門、民政部門或某慈善機構工作人員,打電話或發(fā)短信給學生本人,稱有一筆捐助款或者助學款因為什么原因無法到賬,需要核對身份、銀行卡號等詳細信息,結果在不知不覺引導操作下自己卡內的錢被轉走。詐騙預防:勿信“天上掉餡餅”,不貪圖小便宜,時刻注意個人信息保密,不要隨意將個人信息外漏或告知陌生人。重點是個人身份證件、銀行卡號、密碼、電話號碼等。詐騙分子借此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以航班延誤、航班取消等為由實施機票退改簽詐騙。詐騙預防:在接到類似航空公司電話、短信時要第一時間通過正規(guī)途徑與航空公司進行溝通,不要隨意點擊短信中附帶的鏈接,更不要通過任何方式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嵊州生活網友情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