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三折疊,怎么折都有面”
最近這句廣告詞成了上口又上頭的熱梗
當(dāng)“三折疊”邂逅嵊州
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今天
讓我們用“三折疊”的方式打開嵊州
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
去品味??
這方山水勝地的專屬浪漫??
風(fēng)景如扇,三折皆畫卷
文化若書,三疊盡華章
美食似錦,三層全珍饈
伴隨著涼爽的風(fēng)和金黃的葉子,接下來11月的嵊州,迎來了它最迷人的季節(jié),像是一幅斑斕的畫卷,悄然展開在世人面前。
圖源 | Kingko(小紅書)
在四季更迭的輪回中,大自然總是以它獨有的方式,悄然綻放著無盡的魅力,當(dāng)秋風(fēng)起時,艇湖城市公園便是大自然最得意的調(diào)色盤,每一抹色彩都恰到好處,每一幀風(fēng)景都如詩如畫。
在這里,你可以放慢腳步,靜靜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感受風(fēng)的溫柔。
圖源 | 星宿小昆
小昆村,江南 “小色達”,是 “上觀天文,下感煙火;西白忘憂,星宿小昆” 的桃源。
秋季末尾,這里望山有畫卷之美,看水見靈魂之韻,聽雨似聞自然之詩,觀星如擁宇宙之懷,是與天地親密接觸、尋心靈寧靜之所。
圖源 | 熱愛攝影的小Q(小紅書)
當(dāng)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在天際漸漸隱去,嵊州之夜便悄然拉開了帷幕。整座城市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間換上了另一副迷人的模樣。
月色與岸邊璀璨的燈光交相輝映,街道上,華燈齊放,宛如一條流動的光帶。車輛川流不息,車燈如流星劃過,留下一道道絢麗的光影。
嵊州的夜晚,有著一種獨特的魔力,總能令人深深沉醉其中。
嵊州,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fēng)光剡領(lǐng)先”的美譽。越劇、書法、唐詩等文化元素交相輝映,共同塑造了嵊州獨特的地域文化標(biāo)識。
圖源 | 嵊州市文化館
嵊州是越劇故鄉(xiāng),文化底蘊深厚得如同肥沃的土壤。越劇那婉轉(zhuǎn)的唱腔,如同江南的細雨,絲絲入扣地沁人心脾。從古老的戲臺傳出的韻律,訴說著人間悲歡離合,《梁山伯與祝英臺》在這里唱響,愛情的凄美在音符間流淌。
書法,嵊州文化的又一瑰寶,它以筆墨為媒介,將中華文化的精髓與韻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王羲之,東晉書圣,于嵊州金庭烙下深刻文化印記。他厭棄官場傾軋,定居于此。金庭山水之美,宛如繆斯,賦予他無盡靈感,令其揮毫寫下諸多書論書帖。金庭觀,由其舊宅改建而成,已然成為書法愛好者心中的圣地。
圖源 | 嵊縣儾 沈錦燁、王玲娜、
嵊州,乃浙東唐詩之路核心區(qū)域,承載著獨特自然與文化魅力。其河道四支并流,群山環(huán)繞成盆地之姿。這般山水相依之景,自晉代便是隱逸象征,至唐更成文人墨客心中山水雅趣之寄托。《全唐詩》里451位詩人曾游歷此處,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留蹤跡,寫嵊州之唐詩多達408首,盡顯其文化底蘊之深厚。
嶀浦,剡溪之畔的重要景點,因嶀山得名。這里是大禹治水終點,有宋代狀元王十朋 “禹跡始壺口,禹功終了溪” 之證。它還是浙東唐詩之路水上古航道,沿岸謝靈運題刻和古跡,盡顯其歷史文化價值。
人間有至味,那一定是嵊州的樣子,有“小吃王國”美譽的嵊州,各色美食應(yīng)接不暇,盛滿了當(dāng)?shù)氐臒熁鹑碎g。
除了家喻戶曉的小籠包,嵊州燉鴨、榨面、年糕也是頗有滋味......
圖源 | jìng??(小紅書)
在嵊州的深秋季節(jié),有一種味道能深深觸動人們的心弦和味蕾,那便是燉鴨。
當(dāng)秋風(fēng)漸起,樹葉飄落,寒意開始在空氣中彌漫,嵊州的大街小巷似乎都彌漫著燉鴨的香氣。燉鴨,這道承載著嵊州地方特色的美食,在秋冬的餐桌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
圖源 | 右圖 CAPE開普(小紅書)
榨面與小籠包、炒年糕,并稱“嵊州小吃三大巨頭”,尤以溪灘榨面最為出名,從洗米、浸米到壓榨、陰干,前后要歷經(jīng)20多道工序,被譽為“江南第一面”。
燒一碗熱騰騰的榨面,煎一個流黃的荷包蛋,撒上綠油油的蔥花點綴,一縷香氣飄到鼻尖,湯清味鮮,香美溢口……就是這樣一碗榨面,牽絆了每個嵊州人的一生,慰藉了一代代嵊州人的胃。
嵊州年糕,承載著伍子胥的典故。春秋時,伍子胥的預(yù)言讓百姓在城難時掘地得類似年糕之物,度過饑荒。這典故為年糕披上文化重衣,其味糯甜,余韻悠長,每一口都似在品味歷史傳奇,讓年糕在美食中獨具文化魅力。
///
嵊州,似一本神奇的 “三折之書”
每一頁都魅力非凡
無論從何角度翻閱,其精彩皆躍然眼前
這片仿若仙境之岸的土地
定能讓你留下深刻的回憶
來嵊州,邂逅美好
來源:嵊州市文旅集團
嵊州生活網(wǎng)友情轉(zhuǎn)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biāo)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quán)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wù)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