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水是構成人體成分的重要物質(zhì)并發(fā)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足量飲水是保障身體健康的基礎,也能幫我們維持正常的身體活動和認知能力。
日常我們的飲水來源非常廣泛,自來水、瓶裝水、桶裝水都可選擇。甚至有的人因擔心自來水的水質(zhì)問題而偏向于選瓶裝水或桶裝水,然而這樣選擇真的就更健康嗎?
微塑料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近幾年,人們對微塑料的研究頗多。所謂微塑料就是尺寸特別小的塑料顆粒,長度為 1μm 至 5mm,甚至還存在納米塑料,長度比微塑料更小,僅為<1μm。
與微塑料相比,納米塑料尺寸小,更容易在人體內(nèi)各個組織器官游走,可以穿過生物屏障(比如細胞膜)并進入生物系統(tǒng),包括血液、淋巴系統(tǒng),甚至全身,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大。
生活中,含有微塑料的東西相當廣泛。不僅如此,魚類貝類這些海洋生物的體內(nèi)也可能存在微塑料的污染,通過攝食會進入我們的體內(nèi)。
也許很多人認為:微塑料屬于異物,即便吃進身體也應該會從糞便中排出呀!
吃下去的微塑料的確會隨著糞便排出一部分,但仍然有一部分會存在于我們身體的其他器官組織中。別小瞧了這些被攝入體內(nèi)的微塑料,它們會影響微量營養(yǎng)素的吸收;增加腸道不適癥狀比如腹瀉、直腸出血和腹部絞痛;塑料微粒還會刺破和摩擦器官壁誘發(fā)炎癥。目前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有很多未知,需要更多探索。
喝的水竟然含有微塑料
2024 年1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fā)表了一項研究。
研究人員首次利用新的顯光學成像技術,觀測到瓶裝水/桶裝水中“納米塑料/微塑料”的存在,他們發(fā)現(xiàn)每瓶1升裝的瓶裝水中,約含有24萬個塑料微粒,包括90%的納米塑料和10%的微塑料顆粒。并且,在我們反復開關以及高溫暴曬的條件下會使瓶裝水中含有更多微塑料。
“多喝熱水”,這是我國居民的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式,不僅喝得舒服,也能起到“凈化”水的作用,幫助人們減少微塑料的攝入,對健康更有益。同時,也建議大家水燒開后多沉淀一段時間、不喝剩下的水底以及使用過濾裝置,比如自來水安裝過濾器、用帶過濾網(wǎng)的杯子等。
減少微塑料攝入小妙招
既然微塑料對健康有害,那么生活中除了要將水燒開后再喝之外,還建議做好以下這些事。
大多數(shù)外賣都是用塑料盒或者塑料袋盛裝食物,這些塑料制品都可能會讓我們攝入更多的微塑料。
也別把塑料袋裝的麻辣燙、米線等食物直接套在碗上吃,高溫會讓微塑料更多地溶解在食物中,在收到外賣之后應當盡快將食物倒入自己的餐具中。另外,也要少吃塑料包裝的食品。
有研究人員分別在聚丙烯砧板和聚乙烯砧板上切胡蘿卜,評估使用這兩種塑料砧板時平均每個人的微塑料總接觸量。
微塑料能進入一些海洋生物的體內(nèi),污染魚類及貝類食物。
英國赫爾大學赫爾約克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系統(tǒng)分析了 2014 至 2020 年間超過 50 篇的研究,以調(diào)查全球海洋生物的微塑料污染水平。發(fā)現(xiàn)亞洲沿海的軟體動物微塑料污染最為嚴重,存在于海洋動物的腸道、肝臟等各個部位中,其中貽貝、牡蠣和扇貝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因此,吃水產(chǎn)品時,首先不要生吃,一定要烹調(diào)熟透;其次,要去除其胃腸、內(nèi)臟和腮等。
溫度高的飲品或食物會讓微塑料釋放得更多,包括但不限于熱咖啡、熱奶茶等飲品,很多人還習慣用塑料吸管來喝飲品,這也會增加微塑料的攝入
來源:新華社、科普中國
嵊州生活網(wǎng)友情轉(zhuǎn)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wǎng)》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wǎng)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