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9月13日上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第二屆長江文化藝術季·“視聽長江”網絡傳播周啟動式上發(fā)布了“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chuàng)作計劃第七批推薦劇目。由嵊州市融媒體中心、嵊州市文旅集團、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和紅果短劇聯(lián)合出品的微短劇《越女爭峰》成功入選。
地方文化基因融入劇情
內容敘事與地域標識深度綁定
《越女爭峰》以越劇文化創(chuàng)新為背景
以嵊州村越為原型
講述了在越劇世家成長起來的一對姐妹
共同推動越劇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
帶動當地文旅發(fā)展的故事
▼▼▼
該劇在越劇藝術學校、越劇小鎮(zhèn)、越劇博物館、東王村、華堂村、西白忘憂等地取景,戲中江南,一步一景皆風華。
“一部劇帶火一座城”
微短劇用輕盈體量講述地域故事
持續(xù)深化微短劇與文旅產業(yè)的融合
引導觀眾在觀看中產生興趣
在興趣中萌發(fā)行走
嵊州越劇藝術學校是集越劇教育、研究、交流和展示于一體的一所公立中等藝術職業(yè)學校。學校前身是越劇之家,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等倡導努力下創(chuàng)辦而成。
2010年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由嵊籍實業(yè)家、香港丹桂基金會主席宋衛(wèi)平先生捐建的新校園(一期)正式投入使用,學校易名為嵊州越劇藝術學校。好風憑借力,學校相繼成為“中國戲曲學院越劇教學基地、教學實踐基地和生源基地”、“上海戲劇學院嵊州教學點”、“非物質文化遺產(越?。﹤鞒谢亍?,2020年,戲曲表演(越?。┤脒x省中職高水平專業(yè)建設名單。
越劇小鎮(zhèn)是國內第一個以戲劇劇種命名的文旅小鎮(zhèn),以萬年剡地文明為依托,以百年越劇藝術為靈魂,以小鎮(zhèn)豐富業(yè)態(tài)資源為助力,傾力打造“小鎮(zhèn)研學游”基地。
越劇小鎮(zhèn)以傳承越劇藝術為核心,融合江南水鄉(xiāng)風情,打造了古戲樓、戲迷館、非遺街巷等,游客于此可欣賞經典越劇演出、體驗戲服換裝、參與戲曲研學,還能感受嵊州傳統(tǒng)手工藝如紫砂壺、竹編之妙。若得好天氣,亦可泛舟于剡溪,拍下一組組人生照片。
越劇博物館新館坐落在中國女子越劇誕生地——甘霖鎮(zhèn)施家岙村,一層設有越劇廳、臨展廳,二層設有嵊州歷史廳、越劇藝術體驗中心、文化驛站。
越劇廳以越劇發(fā)展歷史為主線,分越劇誕生、風靡上海、華美變身、黃金時代、百花吐艷等五個單元,翔實而系統(tǒng)地反映了越劇發(fā)展的面貌,展示了越劇在形成、發(fā)展中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和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走向繁榮的歷程。
華堂村,坐落于浙江省嵊州市之東,四明山東南麓,距縣城廿三里許。此村乃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第二十六世孫王弘基率族人始居于此,繁衍昌盛。
王氏后裔,多精于書畫之道,常懸墨寶于廳堂,以供雅士品鑒,其宅遂有 “畫堂” 之雅號。漫步村中,明清時期的廟宇、祠堂、民居、店房、更樓、橋梁、池塘、水井、水渠等古建筑星羅棋布,舊有“十廟、十庵、十祠堂”之美譽,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見證著歷史的變遷。
這個秋天,不妨跟著這部劇
沿著劇中人的足跡
親自探尋嵊州的魅力
富樂嵊州,越來越好
“跟著微短劇去旅行”
在嵊州開啟一場
專屬于你的“越女爭峰”之旅
嵊州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嵊州生活網友情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標注作者及出處有誤、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
2019-2020 shengzhouw.com All Right Reserved 《嵊州生活網》版權所有
電子郵件:349829937@qq.com 法律顧問:浙江計然律師事務所 趙士建(律師)浙公網安備 33068302000729號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浙ICP備19052336號-3